91秀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91秀小说 > 大时空传 > 第一百四十三章 老来有用家的孩子有出息

第一百四十三章 老来有用家的孩子有出息


这一次没走多久,众人就停在一家叫‘聚旦岭照土烧’的店铺前,
这家店铺还是从二楼霓虹灯的招牌中看出来的,
而且是在朱嘉特意指给安馨,她才注意到旮角里的几个字。
“这一家店价格非常实惠,有很多周边的大学生专门在节假日一起来这个地方,所以呆在这儿会觉得很舒服。”
他看到安馨望向自己含晴脉脉的样子着实有些动人,
‘不过,我不打算带你来这儿。’
他忽然间话锋一转,对着已经跨进小楼走廊里的几人说道:“我今天就不去里面了。”
“我早就在想你什么时候会把我们抛弃。”赶紧去过你们的二人世界吧,我们不打扰你。”
葛芳初回眸一笑,一副什么都知道的表情,她看着朱嘉望过来的表情,心中还不是不免内心泛起涟漪:“他可真好看。”
有些人,你光是和他相处一会儿就会觉得很舒服,
而有些人你和他呆的久了就会觉得很没意思,和他多讲一句话都会觉得很烦,
例如正在说话的某人:唐锦尧紧跟着就说道:“你们尽管好好叙旧,我们肯定不打扰。”
那话里真的是阮.绵绵的,哪像此地的法则,没有任何恶意。
当朱嘉的目光看向小楼走廊的更里面,
冬蕴抬起了右手面含微笑的向两人挥了挥手,她的表情有些不自然,但是也是很好看的,
她旁边的那个男的也跟着看了过来,
这个男人朱嘉也并不熟悉,只是一幢楼里的居民,
在这样一个充满了光怪陆离和离奇事件,甚至随时都可能丧命的世界里,彼此之间只是互相的照拂罢了,
不过:‘那个人什么时候和冬蕴这么熟了?!’
朱嘉不想多理会,在看到安馨望过来的目光,他的心里也已经有些化了,
“这个地方太简单了,配不上你。”
他直接了当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真的是不知道坐了多长时间的火车,
但是有她在身边,再久的时间都过的那么快,
有时候会觉得再远的旅程最后都只是一场梦,只不过回忆的感觉会有些差异。
宁县,偏得很嘞!
她的大部地区被农田,森林以及一条条宽阔绵长的河流隔断成一块块的村镇。
很多西部地区更偏的地方高铁都建了多少年了,这儿连普通火车的影子都见不到。
帼家不重视,能怎么办,那就留不住人了,有出息的年轻人就不在这个地方呆。
当然也会有在外边混得不好又回来的,有田有地,去外面上个班天天受人家的气干嘛!
地方不怎么开发,反而保持了她几十年前就有的自然景色。
横集镇,是宁县西北被两省夹着的一处偏僻小镇。
在这一个小镇那仅有两米来宽的刚刚修建不久的水泥小路上,偶尔可见一辆三条轮子的摩托走去。
这种摩托的后部被一层贴满广告的铁皮,现在这一个车箱四周都贴上了大红纸,是今年宁县中学高考喜报,密密麻麻的全是姓名和考上的大学。
清北复交好几十个,
最新也会有一些其它类的排名,
但是他们这个地方认可的、老年人都知道也就这四所。
乡里人,上大学的都特别少,这上面的无疑是光宗耀祖了,和古代的状元、亚元,解元有点像。
当地人叫这种车是‘马斯特’,是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了。
马斯特车箱本来就不大,两边放上两块大板凳,空间就特别的狭.小。
朱嘉和这两个带着五六岁小孩的六七十岁的老夫妻坐在里面,中间空档的地方还放了两大蛇皮袋的东西。
连腿都快没地方放了。
这两个老人家两边鬓角的头发一片花白,尤其是这个年纪大的,眼睛里面都有些浑浊,脸上皱皱巴巴的,抱着自己的小孙子,望着窗外飞速闪过的画面,
当然,那不叫窗,蛇皮袋样的东西妄图包裹住这个小小的车厢,被向车内鼓荡了好几个大孔隙。
在他们脚下淡蓝色的透明袋子中隐约可以看到一柄青色的杆秤以及发黑的秤砣,这暗示他们大多刚是从镇子上赶集回来的。
朱嘉被挤在铁皮前方最角落处,他戴着一副黑色的细框眼镜,手中抱着一个黑色双肩包,看起来就像个大学生。
此时,那两个老人家还会看向他。
当地老人就喜欢讨论谁家的孩子上大学了,赚了大钱,娶了一个大城市的漂亮媳妇。
这个地方地本就有些封闭,难得有年轻人回来看看。
朱嘉的透过铁皮前方仅有的透明塑料小窗看着前方缓缓闪过的一条条与他现在所驶过的水泥路垂直的泥泞小路,心中难掩兴奋。
这个车走在不平的马路上,晃的不得了,耳边吵得很,但是会有一阵冬去秋来的冷风吹到耳畔,让人整个人都有一些说不出的舒适,
已经到了傍晚,春天的一场雨润深了枝繁叶茂的荆植叶儿,也和出了一条泥泞小路上。

那些杂草,都快有夏天的稻子高,郁郁葱葱,颇为好看。
乌云笼罩着小半的天际,前方一望全是收了庄稼的土地和不知名的芫荽,偶然会看到一些低矮的房屋。
田野里的虫鸣此起彼伏的响起。
在一条小屋前,向右笔直的拐了个弯道,连马斯特所走的路跟以前完全不一样。
他刚刚还会自认为,它会带着自己绕道转盘路那边,在离家有些距离的地方停下来,然后又要走上个一里路才能到家。
田地中偶尔有一两颗高大的树木伫立,而这树木下则是一座用泥土垒成的圆底尖顶的坟墓,布满了杂草,
他就发现,好像那些坟头要比以前密集了不少,
这田边小道形成了无人幽深的环境,他小时候一个人走在路边,就是大中午的,都有点害怕高粱地忽然窜出来一个怪物把他逮进去,
更何况现在天天色已经昏暗,也难免会让他心里发怵。
不过有童年的味道,这里就是他的家乡。
靠近泥泞小路的一边是一条有着一两米深的小沟曲,夹杂在田地与泥泞小路之间,由西向东顺势能流动。
马斯特行走的声音太大,时不时被路震一下。他听不到里面清水流动的声音,但是脑海里已经自动想象到它流过水.草、划过小石子,潺潺的响声。
沟中杂草丛生,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有手指般粗的水生植物紧密缠绕,一丛丛尖密的荆棘在上伴生成长。
此时正值傍晚,泥泞小路的野草地中连续不断的风吹的沙沙声,连续不断的响起蛐蛐的鸣声,偶然拌上清.幽.的鸟.鸣。
在泥泞小路的上坡,有一个细影缓缓的在小路上变大了一些,好几分钟,一个高个子男生逐渐清晰了起来。
青年穿着一件深色的外套,一件深青色牛仔裤,背着一个黑色双肩包,脚穿一双深色相间运动鞋。
细细看去,鞋面四周包裹着一圈泥巴,湿漉漉的。
他有着二十四岁的青春年华,一头微长的头发,一米八三左右,显瘦,看起来还挺俊的。
青年沿着那条泥泞小路向稍下坡的一处有一排排密集房屋的村庄迈去。
那儿是一排排青色透着破旧的平瓦房。
看到这个让他的心里都快要抑制不住的有些激动了,最外围的小院外墙红砖上蒙上了一层灰。
随着他越来越靠近村庄,偶尔几声空旷的.鸡.鸣悄然入耳,没有听到人声,寂静中不免让他的心中产生一种莫名的游子在外归家的思绪。
他的心里有些悸.动,紧咬着牙齿,似乎这样才能压住心中那莫名的情感。
眼前一位二十多岁,皮肤黑黝的男子眼神从身旁河沟中一头搅动烂泥的小牛身上移开,他望了望正在走来的高个男生好一会儿也没有认出此人。
青年看着此人片刻间便认出他是谁。
童年嘛,那个时候他才七岁,他还是他们这一群孩子中的老大之一。
每一次在自己和朱浪等朋友一起掼纸.炮.和弹弹珠,他从来不和这些人玩,叠多大的纸.炮,都能被他掼过来。
自从在县中心买了房子,朱嘉又独自一人在江南靠近长江的一座小城读书,每到寒暑假朱嘉一般都回县城呆着。
很少去这个已经基本荒弃的老家。
农村孩子上大学本来就不容易,能考上了说不定就能改变家里的命运,不用再出去打工,累的要死还赚不到钱,一辈子做底层人。
走过一群低矮的瓦房,阳光透过一棵大枣树,落在地上已经不亮了,很荫凉。
一个三十几岁的妇女正在织毛衣,旁边有一个九岁左右的男孩正在玩弹珠。
在小男孩旁边还有一个小女孩和俩个小男孩,都比他小上两三岁。
朱嘉看到那妇女时,眼前又是一番熟悉的场景。
当初这女人刚刚嫁到他们村时还是很眉清目秀的。
八年未见,都跟四十多岁一样,明显老了,不漂亮了。
面对着那正在向着自己走来的高大青年,那九岁的男孩站起了身子,看着他,一股疑惑与陌生的表情毫无保留的表现在他的脸上。
而他旁边的妇人看着眼前正在走来的高大英俊的青年一会后,有些不确定的说道:“朱嘉,你怎么有空回来了?”
“我二叔他在家吗?”
“你二爷一大早出去,差不多时间马上就应该回来了。”
这女.人带着家乡人的土话说道。
“嗯,我走了。”
朱嘉面带激动的走向下坡的自己家,步伐挺稳重的。
后边就听到老树下两位六十多岁老人家在说:“这个嘉嘉是在囤鲸那个大城市读博士呢,还是医学博士。”
“了不得,了不得!这个老来有用家的孩子不得了啊!”
这两个老年人的讲话还是被已经走了两户人家的朱嘉听到了,难免会让他心生激动。
人生在世,最让人感怀的莫过于功成名就时,回到家乡,
有最淳朴的亲人们熟知着你的过去,
从回来过节的人那里听说着着你的现在,
又在田间地陌里谈起那些出去很多年的晚辈,当说起到村东头第二家,连语气都正色了好几分,道:“老来有用家的小嘉子有出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